贝壳老板薪酬跑赢华尔街,这是什么剧本?

零投资搞钱路子一天两万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零投资搞钱路子一天两万 > 新闻动态 > 贝壳老板薪酬跑赢华尔街,这是什么剧本?
贝壳老板薪酬跑赢华尔街,这是什么剧本?
发布日期:2025-05-24 20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52

  来源|翠鸟资本

  在美国华尔街,投行精英们的薪酬一直是公众讨论的焦点,他们的收入高得令人难以想象。

  如今,有中国企业“打破”了这种想象,他们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,将这种“高薪酬”的标准推向了新的高度。

  贝壳(BEKE.N)近日站上了风口浪尖,其薪酬数字仿佛一种金融魔术,让投资者们不知所措。

  公司董事长彭永东和执行董事单一刚2024年的薪酬均高过摩根大通、美国银行、花旗银行CEO。

  这些薪酬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财富分配机制,中小股东往往无权参与,只能看着这场“豪赌”的数字结局。

  更加荒诞的是,一家企业创始人不幸离世后,继任者将自己的薪酬大幅“注水”,当舆论发酵后,涉事高管火速转身变为“慈善家”。

  这究竟怎么回事?直接戳破了上市公司财富分配的哪些潜规则?

  沦为“风暴眼”

  二手房交易平台贝壳公司最初是一家美股挂牌公司,2022年公司完成港股主板上市,是一家“双重上市”公司,其业务覆盖中国上百个城市,属于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房产行业公司。

  公司的股票一度受到多家中国对冲基金的关注,千亿私募景林资产、高瓴集团关联的HHLR,均曾通过离岸基金持有其股份。

  不幸的是,2021年5月贝壳创始人左晖因病离世,彭永东接替左晖担任贝壳董事长一职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:彭永东于2009年因工作与左晖相识,前者曾是链家网的创立者和CEO。之后二人共同创立贝壳找房。左晖对彭永东一直十分信任。

  让人意外的是,左晖过世之后,执掌贝壳的彭永东的薪酬“光速”增长。

  贝壳控股历年年报数据显示,彭永东于2021-2024年的薪酬总额依次为847.8万、4.75亿、7.13亿和4.01亿元。也就是说,彭永东在4年时间里从公司拿走的总薪酬大概是16亿元。

  不止于此。

  另一位高管的薪酬也是“光速”增长。

  对应上述同一时期,执行董事单一刚的薪酬依次为685.3万、3.55亿、5.29亿元和2.99亿元。4年时间,单一刚从公司拿走的总薪酬大概为12亿元。

  资料显示,单一刚在1999年参与创立大连好旺角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。2007年加入链家。2018年7月起担任贝壳执行董事。

  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,恰恰是左晖过世后的第一个财年——2022年——上述两位高管的薪酬从数百万元猛增至数亿元量级。

  薪酬跑赢华尔街大佬

  穿透之后,左晖和单一刚的薪酬数额背后,包含三大部分:

  即薪金、绩效奖金、股份支付薪酬费用。

  以彭永东为例,2024年他的薪酬中股份支付薪酬费用为3.89亿元,而薪金为180万元,绩效奖金为990万元。

  其中,股份支付薪酬费用占比是整个薪酬包中最高的部分,是数亿元的级别。

  且不看这个部分,就看990万元的绩效奖金,也高于2021年彭永东的全部薪酬总额。

  看到这里,投资者或许会感叹:怎么能赚这么多?!

  这可不是一般的多。

  来看一组数据:2024年摩根大通、美国银行、花旗银行CEO的总薪酬分别为2.83亿元、2.54亿元、和2.5亿元(折合人民币的金额)。

  很明显,中国一家二手房平台老板的薪酬,显著跑赢了华尔街的资本大鳄们。

  复盘贝壳控股2021-2024年的净利润,依次为-5.24亿元、-13.86亿元、58.83亿元和40.78亿元,4年净利润合计约为80亿元。

  净利润数字参差不齐,但贝壳控股两位老板的薪酬不断“飞跃”,让人无法理解个中奥秘,而贝壳的50万经纪人估计也想不明白:为什么老板收入这么高哇?

  薪酬迷局

  此次贝壳控股的薪酬事件背后,一个关键点就是股份支付薪酬费用的设置。

  理论上,股份支付薪酬费用在科技和初创企业中较为常见,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员工或其他方的服务,而授予他们股权或股票期权等权益工具时所发生的成本。

  通俗解释为:公司用未来可能获得的收益来支付给员工的一种工资形式,可以让员工和公司的利益更加一致。

  然而,上市高管使用了这个薪酬定价模式,会否形成了既是运动员、又是裁判员的情形?

  海外上市的公司多以同股不同权的架构,但在左晖去世后两位职业经理人究竟持有多少权益,就要看架构本身的设计细节以及符合交易所的规定。

  然而,在这些问题未能解开之际,贝壳控股公告称:彭永东拟捐赠900万股A类股票所,价值超过4.6亿港币。

  公告披露:这笔交易在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后,50%税后资金将用于居住行业服务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福利,另外一半将用于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帮扶。

  这就引发了更多的疑问:

  其一,彭永东决定捐出这些股票进行变现用于上述“福利支出”,如此量级的股份数量,会否涉及解禁股、具体交易计划等诸多细节?

  其二,为何当舆论不断发酵后,彭永东有了此举?是为了平息舆论,抑或是这个薪酬机制存在瑕疵?

  其三,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,高管所持股份受益比例不同,会计规则上如何处理这种问题,如何让普通投资者理解?

  很多涉及中小股东利益的事情,不是等了舆论发酵后才出现新的公告进行回应。

※此文为翠鸟资本原创文章,未获授权请勿转载。本文亦在雪球、财富号、同顺号、新浪微博、新浪看点、和讯、界面、百家号、企鹅号、搜狐号、网易号、头条号、一点号、中金在线、爱股票、格隆汇等平台同步更新。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联系:13552947334(仅微信)/cnzb2017@163.com(邮箱)

]article_adlist--> 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刘万里 SF014



上一篇:第九届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眉山开赛 助推时尚运动名城建设
下一篇:贝克汉姆50岁生日庆典花费百万,亲朋好友齐聚送祝福,大儿子夫妇未现身_维多利亚_身材